近年来,市司法局严格按照模范机关创建的要求,围绕践行“三个表率”,对标“五个过硬”,以模范机关建设助推司法行政系统工作现代化,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。
——强化政治引领,凝心聚力铸魂,打造忠诚可靠、政治过硬模范机关
一是牢牢把准政治方向,思想上做到同心同向。深刻把握政治机关定位,对“国之大者”心中有数。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做到入脑入心、走深走实、见行见效。健全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,助力“六个赤峰”建设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。
二是坚决站稳政治立场,行动上做到紧跟紧随。坚定正确政治立场担负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。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及“第一议题”等制度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,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。
三是严格规范政治行为,执行上做到坚定坚决。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,建立并实施政治体检制度。尊崇遵守党章党规,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四个能不能”,严防“七个有之”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到“五个必须”。
——深化理论武装,突出实践导向,打造信念坚定、学风过硬模范机关
一是坚持融会贯通学,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。理论学习,关键在真学真懂,贵在融会贯通。坚持学用相长,着力解决司法行政工作中的短板、堵点和瓶颈。聚焦主责,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行政工作的生动实践。局机关被评为自治区级“示范学习讲堂”。
二是坚持以上率下学,在覆盖延伸上下功夫。群雁高飞头雁领。充分发挥“关键少数”领学促学作用,3年来,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、专题研讨98次,局党组成员带头讲党课45堂,党组书记讲授的专题党课,先后两次荣获市委直属机关工委“优秀党课”。制定并落实党课审核、笔记批阅等制度,提升理论学习质效。
三是坚持创新模式学,在提升质效上下功夫。创新推行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“九学”模式,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办好两件大事结合起来,在联动学习中提升教育实效。将VR智慧党建沙盘融入党员活动室,激发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。探索构建“8个1”学习体系的做法在内蒙古长安网刊发。
四是坚持立足实践学,在细照笃行上下功夫。坚持知行合一,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炼。实施“领航、聚力、先锋”三大工程,分别在局党组、支部和党员三个层次进行,增长本领。把开展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司法行政工作,3篇经验做法在国家媒体刊发。
——聚力强基固本,激发支部活力,打造坚强有力、组织过硬模范机关
一是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,让功能作用更“强”。以创建坚强堡垒“模范”支部为目标,在团结带动党员、群众“感党恩、听党话、跟党走”的实践中提升党组织的政治能力,在办好两件大事和建设“六个赤峰”中提升组织能力。创新推行“三能、四会、四有、两个关键”党组织建设标准,固本培元强根基。2022年,市司法局荣获“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”。
二是坚持抓培育配强将激活力,让堡垒作用更“牢”。强化顶层设计,出台5项保障措施,筑牢基层战斗堡垒。坚持专业赋能,连续3年举办“百所千人”大比武和“驻所调研”活动。局机关获得自治区级以上表彰31次。受到市级以上“两优一先”表彰的集体6个,局机关党委被市委评为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,局机关一支部荣获市委、市委直属机关工委“最强党支部”示范点称号。
三是坚持抓示范树品牌创精品,让导向作用更“优”。积极打造“一机关一品牌、一支部一特色”,激发机关党建活力,“智慧党建+新媒体”、党建引领“六联”“三融三心”等党建品牌做法在“特别关注”、中国网等媒体刊发。局机关被市委列为“融合党建示范点”“党务公开示范点”。
——坚持严的基调,推进正风肃纪,打造务实清廉、作风过硬模范机关
一是强化履职意识,把责任真正“扛”起来。聚焦民之关切,公共法律服务业务办理实现“一个窗口、一网通办”“最多跑一次”“7×24”小时一站式服务。常态化开展“百场普法进百企”“千名律师助万企”“万所联万会”和千家市场主体“法治体检”等活动,主动服务市场主体300余家,解决法律问题600余件次。
二是坚持问题导向,把纪律全面“严”起来。找准问题症结,是解决问题的前提。列出“八张清单”,切实解决公证办理“难繁慢”和群众办事“急难愁盼”难题。开展政治监督年、以案促改治理年等活动,强化纪律作风建设。
三是注重以案为鉴,把形象确实“塑”起来。紧盯“四风”问题新表现新动向,在春节、国庆中秋等节点,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。开展“以案释纪、以案释法”警示教育18次,培育人人崇廉、尚廉的崇高品德。
——聚焦中心大局,紧贴职能定位,打造实干担当、本领过硬模范机关
一是推进行政立法,护航法治赤峰高质量发展。聚焦“高质量立法”目标,扎实推进行政立法工作。紧扣自治区党委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制定完善法治建设“一规划两纲要”对标落实措施。出台政府规章两部,合法性审核制度3个。
二是深化依法行政,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市本级保留证明事项10项,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2项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,推出轻微违法免予处罚事项212项。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行动,在全区率先颁发实体执法证件1769个。赤峰市获评“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”。
三是践行司法为民,提升现代公共法律服务水平。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,3年来,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.1万件,协议金额28.2亿元。完成公证案件6.7万余件,其中“最多跑一次”案件2.9万余件。加强“智慧司法”建设,推动“三台”深度融合,完成两家试点单位智慧矫正中心基础建设。全面推行社区矫正“31685”赤峰工作模式,建成安置帮教基地12个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,局机关被评为“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”。
行胜于言,贵在落实。新时代,新征程,市司法局将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、习近平法治思想,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,以走在前、作表率的责任担当,全力建设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,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赤峰新篇章贡献司法行政力量。